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重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任务。 一、2008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地方财政收入67107万元,比增13.1%,完成年初预算的100.2%。加上上划中央收入50885万元,全区财政总收入117992万元,比增14.4%,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预计一般预算支出63859万元,比上年增加12881万元,比增25.3%。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政府性基金收入666万元,完成预算的130.6%。预计政府性基金支出1319万元,比上年减少56万元,比增-4.1%。 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l、区本级预算调整情况 区第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2008年区本级财政总支出预算为4910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8902万元,基金预算支出200万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和政策性调资,需要追加支出预算,经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区本级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5309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2641万元,基金预算支出451万元。 2、区本级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地方财政收入3651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1% ,增长11.7%。加上上划中央收入30180万元,区本级财政总收入6669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1%,增长16.3%。预计区本级支出58211万元(含专款和上年结转支出),比上年增加支出12651万元,增长27.8%。 3、区本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政府性基金收入659万元,完成预算的399.4%。政府性基金支出1061万元,比上年增加支出141万元,增长15.3%。 4、区本级法定支出执行情况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安排教育、农业、科技等经费,确保法定支出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快报收入预计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为15.76%。 2008年教育支出221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83%;科技支出934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农林水事务支出687万元,比上年增长36.9%,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三、2008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情况 (一)积极培植财源,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 一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年用于企业技术更新、专利实施转化及企业奖励的科技三项经费达790万元,推动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 二是用好用活国家支持企业的财政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对符合财政扶持方向的龙头企业,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各项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2008年共有13家企业申报成为市龙头企业,其中3家成为省龙头企业,享受政府的政策扶持。 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及规模企业做大做强。2008年共拨付126 万元用于规模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拨付70万元用于企业工业用地财政贴补资金;积极向中央及省财政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经营项目有偿资金贷款166万元,解决企业在经营资金运转方面的困难。 四是继续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和质量认证体系管理工作。2008年区拨付企业名牌和质量认证体系奖励380万元,共有9家企业获得市知名商标奖励、9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奖励、113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提升了我区企业的品牌影响及市场竞争能力。 (二)以组织收入为重点,确保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一是制定合理的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调动镇街当家理财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根据市对区财政体制,上半年制定并下达区对镇街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在收入划分上,对全区企业在各镇街进行重新认定,做到公开透明。在支出基数的确定上,以财政决算的三年支出平均数和平均增长率来测算,并考虑保证各镇街正常运转的需要。新财政管理体制明确了区与各镇街的财权与事权,调动了镇街当家理财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制,抓好收入任务的落实工作。将财政收入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在下达收入任务的同时,出台对税务机关收入增收的奖励方案和对各镇街及经济主管部门收入增收的奖励方案,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坚持经济工作分析会制度,由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财政收入,密切关注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并解决组织收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三)以人为本,对政资金向民生保障倾斜 全面落实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08年城乡低保财政支出1960万元,其中:城市低保支出1279万元,农村低保支出681万元。 继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财政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金1492万元;投入800万元,用于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经费问题;投入500万元,用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安排城市和农村困难家庭及计生困难户医疗救助专项资金92万元。 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8年财政支出147万元用于支持再就业方面的培训、介绍等工作;支出190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201万元,发放失业人员救济金,保障了社会的安定稳定。 继续落实种粮农民补贴、石油价格补贴、农村六大员补贴、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廉租房物业管理费财政补贴等惠民政策,全年共支出资金360万元。 加快住房货币补贴进度,2008年财政安排购房补贴资金1411万元,拨付1231万元,用于未享受实物分房人员的货币补贴;拨付180万元,用于1998年12月1日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按工资总额的16%计提住房公积金,来代替购房补贴。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财力分配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08年教育投入达22161万元,比2007年增长23.83%,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继续落实城市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政策支出1148.9 万元;落实中职助学金政策补助资金211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补助资金72万元;教育危房改造和修缮支出968万元,主要用于仓山小学等教学楼进行危房改造,对永南中学、浦下小学等校拆迁重建进行前期建设投入;落实教师调整津贴补贴政策,促进了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科技投入稳定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08年科技三项支出79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2008年支持了新东网科技有限公司、金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苍乐电子有限公司、邮科通迅有限公司、金飞鱼有限公司、新代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关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08年卫生支出5601万元,比2007年增长62.8%,其中用于医疗保障支出2984万元,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1347万元。 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群众文化与体育活动日益丰富。2008年支出891万元,用于文物保护方面200万元,主要是陈氏五楼二期建设、螺洲孔庙建设等;用于群众体育支出4O万元,主要是农村健身路径建设和各项群众体育活动方面的支出;用于群众文化支出126万元,主要是文化站建设和文化走廊建设。 计生经费保障有力。2008年支出计生经费1407.82万元,全面兑现计生各项法定奖励政策,实施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不断加大对计生困难户的扶持和救助以及计生对象的免费服务项目。 (四)健全对政监管机制,提高对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对政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的执行。为增强预算约束力,在预算批复后,认真按预算批复的项目支出,并对年度执行中未支出的项目和执行有余额的资金收回重新安排,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组织财政专项资金的检查,严肃财经纪律。2008年继续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对区直各部门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对救灾资金、捐赠资金进行专项检查,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严肃了财经纪律。 三是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根据区委反腐倡廉工作要求,对我区采购单位、中介机构和采购管理单位进行治理商业贿赂的自查自纠,并对其中17个单位进行重点抽查工作,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对国有资产报损、报废、调拨,要求各单位及时办理报批手续,在审批后督促单位及时调整账务,理顺关系,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安全。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对财源建设方面的培植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规范管理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刚性支出不断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以上问题将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去逐步完善。
2009 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9年,我区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财政改革目标和政府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着力办好惠民实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现将2009年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全区代编预算 全区地方级财政收入计划为72500万元,增长8%;预计上划中央收入56100万元;预计总收入128600万元,增长9% ;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240万元,增长-64%。按照财政体制测算,全区一般预算财力为61257万元,安排一般预算支出61257万元。政府性基金财力240万元,安排基金预算支出291万元(含动用上年结余)。 二、区本级预算 1、区本级预算收支。区本级地方级财政收入计划为39900万元,增长8.5%;预计上划中央收入33450万元;预计总收入73350万元,增长9.1% ;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240万元。按照财政体制测算,区本级一般预算财力为54264万元,安排一般预算支出54264万元;政府性基金财力240万元,安排基金预算支出291万元(含动用上年结余)。 2 、区本级预算外收支。区本级预算外收入计划为 2723 万元,加上预计的上年结余 1041 万元,安排预算外支出3444万元。 预算外支出主要安排: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191万元;国防支出53万元;教育支出 2219 万元;医疗卫生支出 316 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03 万元;其他支出 562 万元。 三、区本级支出安排 (一)支出安排原则:确保法定支出的增长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继续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向民生保障倾斜;坚持勤俭节约,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 2009年预算安排主要项目: 区本级预算支出安排54264万元,法定支出按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1.61% 的幅度优先安排。其中:教育22726万元,农业650万元,科技910万元。主要项目安排如下: 1、加强对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安排教育支出 22726 万元,其中:中小学建设9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217万元,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补助492万元,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665万元,中职助学金63万元;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797万元,其中:老干部医疗费20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助557万元,疫情防控332万元,妇幼保健工作专项63万元;残疾人扶持专项182万元。 2、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经费的投入。其中:城乡低保本级配套资金838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医保补助321万元,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220万元,城市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基金19万元,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助100万元,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136万元,再就业基金259万元,行政事业单位职工货币分房补贴720万元。 3、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除了继续在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经费777万元外,还安排企业扶持专项资金234万元,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困难,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4、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入。安排污染减排100万元,畜禽养殖搬迁专项200万元,小街巷维护100万元,环卫公寓建设200万元,道路等级提升经费150万元,公园建设50万元。 5、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其中:安排新农村建设10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549万元,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217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155万元,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35万元,农村低保388万元,森林植被恢复70万元,农村六大员补助130万元。 6、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按2008年收入的1%安排671万元,从区直单位的公用经费854万元中集中5%计42.7万元,用于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家园。
为确保圆满完成2009年预算,我们要按照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应对当前形势,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对企业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企业深入调研,加大对财源的培植力度;用好科技三项经费,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加强财政管理,推进科学化精细化建设 继续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控制一般预算支出,强化公务支出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工作。加快财政“金财工程”信息化建设。加强财政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大力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新机制。在部门预算改革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四、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提高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〇〇九年一月九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