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区财政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努力增收节支,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全力推动经济增长,切实保障民生支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302万元,比上年增加32854万元,增长15.8%,完成预算的100.7%;加上划中央收入12432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65631万元,增加59557万元,增长19.5%,完成预算的106.6%。支出209150万元(含省市专款和上年结转等支出,下同),增加7965万元,增长4.0%。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213万元,完成预算的213.0%;政府性基金支出61592万元(含省市专款和上年结转等)。
(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848万元,增加4602万元,增长3.6%;加上划中央收入7232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4168万元,增加17457万元,增长9.3%。支出187439万元,增加4474万元,增长2.4%。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213万元,完成预算的213.0%;政府性基金支出51821万元(含省市专款和上年结转等支出)。
上述快报数字在决算编制中将有所调整,待决算编成后报区人大常委会审批。
(三)2014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情况
过去一年的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着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全力组织收入,促进财力稳步增长
积极组织收入,做大财政“蛋糕”。一是及时部署,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将收入任务层层分解,逐级逐月抓落实,确保全年任务完成;二是加强各部门沟通,及时协调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加强重点税源动态监控。对上年度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进行纳税动态跟踪分析,把握税源和收入的变化;四是深入挖潜增收,加大土地增值税清算力度,加强私房租赁税征管;五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缴库,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201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分别增长15.8%和19.5%,圆满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2、助力企业发展,支持经济稳中求进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作用,助力企业发展。拨付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即征即奖”补助7564万元,进一步减轻工贸企业负担;拨付832万元,落实稳定工业增长、扶持龙头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实施用电、投产、销售等奖励,鼓励工业企业增产增效;拨付322万元,促进物流、餐饮、批发零售等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拨付680万元,加大力度扶持技改项目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和小微企业;拨付964万元,落实外贸出口企业信用保险费补贴和保单融资贴息,帮助企业降低出口风险,增强信心。
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科技支出5427万元。其中:拨付2250万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学研项目开发;拨付121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创新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拨付1165万元,提高授权专利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奖励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水平。
3、着力资金保障,确保民生政策有效落实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支出63922万元。其中:拨付35935万元,稳定、发展教师队伍;拨付13680万元,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建成3所小学,新增学位4190个;拨付4720万元,保障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再提高50元;拨付1425万元,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40个;拨付1610万元,更换1200多套课桌椅,配备10万册省标图书,完善学校道德讲堂、数字青少年宫的建设,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软硬件水平。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090万元。其中:拨付3715万元,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拨付2880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人员补助;拨付2860万元,落实义务兵优待金、退伍和伤残抚恤金及拥军优属金等各项优抚政策;拨付2200万元,用于职业培训、小额担保贴息、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及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
推进医疗卫生计生发展。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3445万元。其中:拨付10925万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水平,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40元,将城乡医疗救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拨付2200万元,加强卫技人员培养,提高卫技人员待遇,支持基层卫生条件改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拨付2600万元,落实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等各类计生奖励政策。
支持文化体育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03万元。其中:拨付370万元,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免费开放,提升全区102家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及图书品质,免费放映1224场农村电影;拨付345万元,建成2个城市多功能运动场、35条健身路径,持续推进少体校后备人才建设;拨付200万元,支持举办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元宵灯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
推进生态宜居环境改善。城乡社区支出78063万元。其中:拨付17900万元,支持旧屋区改造项目推进,提升宜居城市品质;拨付9650万元,保障和提升市容环境卫生保洁水平,新建垃圾转运站2座、公厕7座;拨付7500万元,推进6条内河综合整治、18条道路“白改黑”、16条小街巷提升改造、31个旧住宅小区整治;拨付5375万元,推进景观工程绿化提升改造和江心公园建设以及13项拆墙透绿工程。
加强社会综合管理。拨付2500万元,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管理,推进社区工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拨付1050万元,保证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拨付700万元,加大对法律援助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拨付1500万元,解决信访积案,化解各类不安定因素;拨付300万元,开展燃气安全、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
4、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提升财政工作水平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区人大对预算执行的审议意见,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及建议,认真研究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扎实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稳步有序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编制,促进项目单位开展绩效自评。盘活财政存量,建立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做好存量清理甄别工作,防范债务风险。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加大往来款清理力度,清理财政专户和国库暂付款项5800万元。规范财政票据使用,加强票据核销审核,核销票据45.7万份。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规范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出访经费管理办法,约束公务支出。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8.6%。开展八项规定情况联合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厉行节约。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较好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增收基础还不够稳固,税收增长主要靠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拉动;预算支出进度不够均衡;财政管理和监督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一年。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中央、省、市、区委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我区发展实际,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及区委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培植财源增长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现将2015年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全区代编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500万元,增长10.0%;加上划中央收入1368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02300万元,增长10.0%。按照财政体制测算,全区总财力预计为224000万元(含区本级动用上年净结余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相应安排支出22400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1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110万元。
(二)区本级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100万元,增长7.0%;加上划中央收入774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18500万元,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财政补助、下级上解收入以及扣除体制上解,区本级财力预计为182300万元,动用上年净结余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500万元,合计安排支出20380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1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110万元。
为努力实现以上目标任务,财政部门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培育、涵养税源,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和财税政策变化,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做好重点企业、行业和重点税源监测分析,做到应收尽收;加强协税护税,挖掘增收潜力,做好税源引进工作;加强财税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分析经济、财政、税收运行情况,协调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努力做到税费并重、大小兼顾、多管齐下。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财政目标的基础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坚持发展、加大扶持,着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继续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财政措施的落实,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安排企业扶持资金4500万元,及时将各级促进经济发展的扶持、奖励政策落实到位,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力量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
安排科技资金3918万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推进名牌、著名商标带动战略;加大人才经费投入,支持高层次产业人才引进,逐步建立健全优秀人才保障体系。
3、统筹兼顾、保障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安排教育资金63526万元。进一步健全投入机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各级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2015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再提高100元。新建霞镜小学等4所学校、闽江世纪城等4所配套公办幼儿园。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17851万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方面投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加大力度落实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及节日慰问发放。推动各项优抚政策落到实处,确保义务兵优待金、退伍和伤残抚恤金及拥军优属金足额发放。启动实施80-99周岁老年人高龄补贴。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安排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7879万元。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标准补助提高到380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支持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安排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4950万元。推进健身路径、金山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及少体校综合大楼建设。继续做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免费开放。支持举办青运会、沙滩排球赛、元宵灯会和陈靖姑民俗文化节等文体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改善文创政策环境,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安排公共安全支出5279万元。强化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法律援助支持力度,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区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4、深化改革、提升绩效,持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切实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全面实行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强化政府部门支出责任。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提高财政运行透明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专项业务费原则上零增长,“三公”经费原则上只减不增。积极配合做好我区公务用车改革。规范国库资金管理,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提高国库资金收支运行效率。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控制现金支出。
加大财政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票据管理水平,加强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力度,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财政运行质量、会计管理和“三公”经费的监督检查,规范单位财务行为,严肃财经纪律。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切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努力实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仓山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