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神龟传说(民间文学)
传说南朝梁时,福州有个道人叫王霸,在西门怡山设坛讲法。坛前有一只十分有灵性的白龟,听了王霸讲法后大彻大悟,修炼成精。到五代时期,因君王无道,天灾四起,闽江连年洪水泛滥,白龟精违逆天意沉入洪塘江内化作浮洲,挡住滚滚洪流,救了许多灾民。白龟精逆天救百姓的行为触怒了天庭,被贬到洪塘江里,化作一座岛屿,岛上的岩石是白龟的壳,泥土是白龟的肉。因为有了这座岛屿,救了无数溺水落难的人,因此白龟被人们称作“神龟”。多年后,有人在岛屿上建寺庙,名叫“金山寺”,因此神龟又被唤作“金山寺神龟”。
福州怀安窑烧制技艺(传统技艺)
福建成为中国古代贸易陶瓷的重要产区,自唐五代时期就已颇为明显,而怀安窑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窑场。怀安窑烧制技艺主要表现在用传统手工拉坯成型、手捏成器、盘泥条成型并浇青釉进龙窑用柴火烧制。虽然目前怀安窑已经停止烧制,但是怀安窑的烧制技术一直通过民间流传并传承至今。
许氏伤科疗法(传统医药)
许氏伤科疗法主要包括理筋、吊洗伤、整骨、外敷伤膏、内服汤剂等,动静结合,筋骨并重,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通过近百年的临床实践,治疗手法以恢复气血、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疗效显著并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与赞誉,在仓山区以及周边区域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福州丰收习俗(民俗)
在福州,有着一种独特的丰收民俗——“半旦”,它属于福建福州传统时令节俗,俗称“做半段”,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半丈”即“五尺”,福州方言里是“有吃有喝”的谐音,多为祭祀“神诞”,以保平安,或祭祀土地,以庆丰收。主要流行于原来福州府的闽县、侯官两县,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
主办: 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福州市仓山区大数据服务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