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山区图书馆
一、概况
福州市仓山区图书馆成立于1981年,原址位于烟台山畔万春巷24号,2019年搬迁至仓山区少体校综合馆,建筑面积3383平方米,202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馆”,2024年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现已建成以仓山区图书馆为总馆,20家分馆、19家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103家流通点资源共享、通借通还的总分馆体系。
仓山区图书馆采取“大开间”的布局,设有藏书区、阅览区、报刊区、采编室、自习室、地方文献室等,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配有自助借还机、自助办证机、图书消毒机等智能化设备;积极推进图书馆“微服务大厅”优化升级,在六城区中首家开通移动支付功能;馆藏资源品种丰富,纸质、电子图书互补,点读绘本、原版外文图书、大字本、盲文书为特色馆藏;设有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移动图书馆APP等数字资源阅读平台;打造“街头绘本”故事会、“阅见成长”读书会、“心能量”心理健康公益项目、汽车图书流动服务、周末公益观影活动、“绘声绘色”绘本故事等品牌化活动。
二、藏书情况
仓山区图书馆目前共有藏书63万册,其中绘本7万余册、特色英文原版图书4000余册、地方文献1700余册,自有电子文献6.03tb,阅览席位300余个,人均到馆次数大于0.65次,每册藏书年流通次数大于1.3次。年均新增纸质图书量4万余册、年征订报刊300余种、年新增读者证2000余本。
仓山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图书馆助推读者服务工作的平台,现有数字资源总量10TB,设有云图有声、中华诗词库、新语听书、中华连环画等16个资源库。开设了仓山区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移动图书馆APP等数字资源阅读平台,其中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现有资源数据4万余条,内容包含本地区公开出版发行的个人作品、各乡镇编纂的地方志、地方人物资料、传记、影音资料等,是仓山区图书馆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开放情况
仓山区图书馆实行全年无休、延时错时开放模式,周末和节假日延长开放至晚上8点半。具体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8:30--17:30(周一下午内务整理),周末及法定节假日 9:00--20:30(其中17:30--20:30仅提供自习室,暂停文献阅览、借还等服务),每周开放62.5小时。为加快数字化建设,仓山区图书馆推进图书馆“微服务大厅”优化升级,在六城区中首家开通移动支付功能。
四、表彰、奖励情况
2019年新馆建成以来,仓山区图书馆共获得省文旅厅表彰、奖励3次,市文化和旅游局表彰、奖励6次,区级部门表彰、奖励2次。
2023年12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24年5月,入选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仓山区图书馆海峡红坊分馆入选第一批“福州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
五、未来展望
仓山区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和重要力量,一直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数字化水平,积极探索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打造有品位、有温度的城市会客厅,拉近人民群众与图书馆的距离。
联系方式
地 址:仓山区金山街道亭洲路仓山区少体校综合馆5-7层
邮 编:350001
电 话:0591-83596025
服务台咨询电话:0591-83568517
2. 仓山区文化馆
仓山区文化馆毗邻闽江,坐落于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内,场馆依托百年历史的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和独立厅两处文物建筑,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馆内设有音乐室、舞蹈室、电子阅览室、美术室、书法室、多功能厅及仓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活动功能区域。2016年获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国家一级文化馆”称号。
仓山区文化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宗旨,不断开拓创新,主要承担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公益性文化培训服务、文艺作品创作、文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导基层文化站开展活动等工作职责。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方面,创作了《漫步烟台山》《烟台山往事》《好模好样》等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富有仓山特色的作品,常态化举办儿童画、硬笔、成人舞蹈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公益培训活动,打造了“陈靖姑民俗文化和旅游节”“烟台山街头文化活动”“花朝节”“烟台山书场”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仓山区现有41项非遗项目(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2项、省级10项、市级6项、区级非遗项目22项),58个非遗传承人(其中省级传承人12人、市级传承人27人、区级传承人19人),9个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3个非遗传习所;仓山区文化馆长期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冬(夏)令营等活动,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与发展。
开放时间:
1、汇丰银行:周二至周六8:30-17:30
2、独立厅:周一至周五8:30-12:00、13:00-18:30;周六至周日8:30-12:00、13:00-20:30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梅坞路57号
联系方式:8350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