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仓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高腔鼻祖”弋阳腔首次声动戏剧节

《方志敏》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
来源:福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1-11 10:3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弋阳腔《方志敏》。

  昨日,由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创排的弋阳腔《方志敏》,作为本届中国戏剧节的展演剧目,亮相福州市工人文化宫,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也让榕城市民在家门口首次领略到了“高腔鼻祖”弋阳腔的风采。这是弋阳腔首次声动中国戏剧节。

  昨日中午,本届戏剧节组委会为该剧组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请主创为大家介绍弋阳腔的特点和该剧幕后创作故事。

  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主任杨康介绍,弋阳腔产生于元末明初,以“杜撰百戏”的连台大戏,以及“错用乡语”“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艺术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历史上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称“中国四大声腔”,是中国的高腔鼻祖,影响了我国13省47个声腔剧种的形成,推动了我国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2006年,弋阳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保护机构为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

  今年是革命烈士方志敏诞辰120周年。方志敏作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代表。弋阳腔《方志敏》聚焦方志敏狱中斗争,通过主要人物之间一场场征服与反征服的精神搏斗,一场场不同信仰、不同道路的内心较量,层层推进,形象地展示了方志敏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人格精神。杨康说:“方志敏是从弋阳走出来的革命烈士,用弋阳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弋阳腔来讲述方志敏的故事,是弋阳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文化担当。”

  记者了解到,尽管弋阳腔有“高腔鼻祖”之称,但上个世纪以来,弋阳腔日渐式微。让弋阳腔回归大众视野,唱响四方舞台,迫在眉睫。“为了传承、弘扬弋阳腔,我们在演出中把每个段落都标出了曲牌名。”杨康说。

  剧中方志敏由弋阳腔领军人物、国家一级演员李维德担纲,他向记者介绍:“有机会在舞台上塑造方志敏的光辉形象,是一名文艺工作者的无上光荣。”为了塑造好人物形象,李维德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一遍遍阅读方志敏生前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从中体会、感悟方志敏对中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为了在舞台上立起人物形象,擅演历史剧的李维德在表演中进行了调整,放下了弋阳腔程式化的表演,在肢体语言上力求生活化。他告诉记者,剧中共有《红衲袄》《江儿水》《驻云飞》等近20支弋阳腔知名曲牌,在演出中,他没有一味追求弋阳腔的高亢、激越,如在诠释方志敏名言“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时,他便采取了“收”的诠释方式。说罢,他便用弋阳腔为大家进行现场演唱,效果果然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