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仓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3102-0300-2022-00055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发改局
  • 成文日期: 2022-10-09
  • 标    题: 关于仓山区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 发文字号: 简报
  • 发布日期: 2022-10-09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仓山区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简报
来源:仓山区发改局 时间:2022-10-09 15:12

  一、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积极融入强省会战略和福州都市圈建设,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扎实开展“项目攻坚落实年”和“九大专项行动提升年”行动,奋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先行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同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1.66亿元,增长2.5%,增速低区人大目标5.5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8.05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2.2%,增速低区人大目标7.2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4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8.3%,增速高区人大目标5.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增速低区人大目标11.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74亿元,增长3.1%,增速低区人大目标4.9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增速低区人大目标2.6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预计9.4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82.8%,增长248.9%,超额完成区人大目标;

  ——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51.1亿元,增长32.7%,增速高区人大目标31.7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和成效体现在:

  (一)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经济中心不断壮大

  1.科创街区建设统筹推进。主动融入福州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楼宇载体建设,健全完善配套设施,有序推进45个、总投资204.7亿元的项目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积极开展线下线上培训会议等各类业务申报服务,推荐183家次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3家。加快推动双创平台建设,组织9家企业参加新型研发机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市级众创空间申报认定。在全市率先揭牌首批“科创驿站”。充分挖掘和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认定区级科技特派员61名,推荐省市级科技特派员30名。宝宝巴士等20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全市第二。

  2.工业提质升级步伐加快。政府收储提升的金山工业园区橘园洲片区A地块15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建成投用,D地块13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封顶,C地块加快施工,E地块作为全省首个“标准地”项目成功出让。新区功能区科技大楼1.6万平方米交付使用。企业自主提升进一步加快,联合动力完成自主提升,中能电气等5家企业项目,海源华创等5家企业加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通过“政府+国企”合作模式,加快推进义序片区临时工业用地开发建设。抓龙头铸链条,扶优培强利莱森玛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集成电路、光电信息、工业装备等产业链,推动工业产业链集聚发展。推荐18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春伦集团等企业9个项目申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库。

  3.智能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谋划打造安腾科创产业园,加快橘园洲智能产业园规范提升,产业集聚发展空间载体持续扩大,“两园四镇”智能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拓展;互联网小镇、AI小镇、北斗小镇、科创小镇发展日趋完善,入驻企业超200家,初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全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G基站建设451个。智能应用深度赋能社会民生领域,建成全省首个元宇宙智慧商圈——白湖亭万达广场,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型信息消费中心,谋划建设国家3A级景区烟台山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天社区数字化特色精品社区。

  4.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按照“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要求,发挥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政策效应,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构建以瑞科医药健康产业园、财茂生物医药科技园和金山医药产业园为载体,海西新药研发及转化中心、安布瑞肿瘤精准研发中心为创新平台的“三园两中心”新格局。同时,以“园中园”建设为抓手,加快谋划克里贝尔等一批新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投产。对接引进落地福建丰恺思生物医药、海博美生物材料等29个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全区现有规上(限上)生物医药企业共87家,总规模超200亿元,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均位居全市第一。

  5.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继续做大做强现有商圈,在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举办大型线上线下促销活动78场,吸引客流量超180万人次。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新增“平台福州”认定企业2家,56个“平台福州”项目建设,累计纳统销售额(营业额)199.43亿元,同比增长38.96%。电商产业发展壮大,网络零售额达110.47亿元,排名全市第一。会展经济稳定发展,举办展会活动22场,举办面积超32万平方米。持续开展商贸服务业企业提升进档,实现新增纳统入库10家。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整合万国风情游、民俗祈福游、文化古镇游等10条旅游线路,通过串珠成链,开展环南台岛滨江文旅示范带建设;加大烟台山、林浦、螺洲片区组团开发力度,带动全域旅游提升发展。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6.重点改革加快纵深推进。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围绕重点平台建设、投资贸易便利化、对台交流等重点领域,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形成“闽质通”平台金山工业园区工作站、扶持MAH政策等9项创新举措。大力实施扶持企业上市“金仓计划”,健全完善“烟山鹊桥荟”政银企对接机制,金融业逐渐成为仓山重要区域品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连续五年绩效考核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发展托育机构,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8个。在全市率先出台《仓山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和《仓山区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7.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展现新成效,实现47项“跨省通办”、10项“省内通办”、22项“都市圈”通办,近1000项实现“全市通办”。企业融资便利度进一步提高,帮助164家企业获得4.66亿多元纾困贷款。打造“e仓法”线上诉讼平台,为法院全业务、全流程提供信息化支持和辅助,在线庭审案件结案周期缩短30%,成立仓山法院和仓山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诉调对接办公室建新工作站,积极打造公正高效得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措施》等系列帮扶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区新增市场主体9463户、市场主体总量149612户,继续保持福州市各区县第一。

  8.招商引资继续领跑。强化“走出去”招商、“一把手”招商、招商共享等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对重大产业项目、央企国企项目、产业链项目等的招商力度。精心谋划主题招商活动,先后举办招商“开门红”、重点项目云签约、嘉里·仓山总部经济港揭牌等活动,同区人大联动召开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招商动员大会,为高质量招商凝聚智慧。借助重大活动开展招商,依托数字峰会、5.18海交会、闽商大会等有利契机,谋划报送各类签约项目60个,其中,5G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农商互联、联合打造智慧机场智能机器人示范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等3个项目参加数字峰会省台签约。全区引进落地中交海峰风电、亿力集团总部、纵腾网络、SM商业综合体、春伦茶产业园等攻坚项目及一般招商项目132个,招商综合考评排名全市第二。

  (三)秉持大片区开发理念,城区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9.三江口建设全面加快。统筹推进片区征迁,重点推动福安新区、福喜新区一期、福峡路西侧城市综合体用地等3个项目,打造高颜值、高品质的“城市会客厅”。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道庆洲大桥、正荣观江樾等项目顺利竣工;海月江南等4个项目实现开工;福泉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工程A段等61个、总投资810.65亿元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进福州市三江口植物园项目。三江口片区首个总部基地项目落地,嘉里·福州国际商务招商中心、仓山总部经济港顺利揭牌。

  10.征迁出让引领全市。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征迁交地攻坚行动,加快27个项目征迁扫尾,新启动白湖北园周边旧村庄改造三期等11个、占地830.27亩的项目,完成21个、共9186亩土地的净地交地;重点推进螺洲、高宅两个成片开发项目。完成土地出让10宗、出让面积521.6亩,成交金额76.87亿元,出让面积城区排名第一。大力推进安置回迁,建成安置型商品房30.82万平米,完成回迁(选房)3.46万平方米。

  11.项目建设不断加快。15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26亿元,超序时进度9.9个百分点;127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6.55亿元,超序时进度19.6个百分点;36项强省会项目完成投资77.85亿元,超序时进度18.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项目攻坚落实年”稳步推进,全区开工项目33个、竣工项目21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46.55亿元,全市第二。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下沉一线、走访帮扶,通过“一企一议”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在融资、用工等方面问题600多个。

  12.城区颜值更加靓丽深入推进34项“两江两岸”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完成核心段标识牌提升等10个项目,24项有序推进。重点推进“闽江之心”建设,力争将闽江南岸打造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最美岸线。落实“河长日”“河长制”等机制,开展巡河超1.2万。流花溪内河自驾游航线开通运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49,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九个一批”综合提升加快实施,生成金山片区完整街区提升、流花溪航线配套特色水街建设等36个、总投资19.84亿元的项目。打造烟台山乐群路时尚精致“花漾”街区,参加全省品质提升建设样板评选活动。城市管理不断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推进,完成垃圾分类屋改造提升183座,新扩建20座。坚决整治“两违”,拆除约3.69万平方米。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全面抓好村庄清洁“六清一改”、城乡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改善。

  (四)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幸福之城”

  13.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组建13支22组流动疫苗接种队,完成接种265.4万人次。全面精准开展流调溯源,快速完成对密接、次密接及重点人员进行摸排。提升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能力,设置37个社会便民采样点,构建“15分钟步行核酸采样圈”。开展疫情防控技能培训和视频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实操水平,严格落实集中医学观察防控措施。3月17日发现第一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来,全区按照快严实细的要求,全面提级管理,精准划定并严格落实三区管控措施,14天实现社会面清零,至今未发生本土病例。

  14.社会保障牢兜实。2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按序时稳步推进。坚持就业优先,组织“英才聚仓 幸福满仓”高校行等招聘活动,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8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44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体生活,为2864名救助对象发放补贴256.41万元。养老服务加快提档升级,全区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达50张以上,养老院数量和床位数均居全市前列。建成投用金洲社区等9家中心(旗舰店)长者食堂和4个助餐长者食堂。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实施铭林钢构二期、华能国际能源先行区(东南产业中心)等10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认真落实优抚优待政策,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及抚恤金818万元。着力保障粮食安全,建立健全粮食应急工作指挥机制和粮食安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

  15.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教育事业扩容提质深入推进,花溪幼儿园、国投霞镜幼儿园、临江中心园新园陆续建成投用,预计新增公办学位近1000个,学前教育公办资源加快扩充;金闽小学等3个项目计划秋季投用,新增学位4290个。开展“崇尚业务、涵养文化、提质增效”主题系列增能活动,锻炼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开展薄弱校初中毕业班学生培优,区属初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均取得全面提升。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药、价、保”深度联动改革,与福州市中医院、福建省老年医院新建医联体。积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壶山林氏中医院文化园成功入选“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80余场,惠及群众92.5万余人次。公共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加快推进10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升级版”提升改造,体育场地设施加快建设,长安山智慧体育公园开工动建,60处体育设施新建改造稳步推进。

  16.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持续巩固基层治理体系、落实基层治理保障、建强基层治理队伍,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依法治区,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作为抓手,加快法治仓山建设。普法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民法典、国家安全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116场次。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摸排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场所3698家次,整改隐患3720项;开展城乡房屋结构安全专项治理“回头看”,累计摸排房屋3.5万余栋,整治一般安全隐患房屋 10栋。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保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和诉源减量,着力推进平安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深化“温暖榕城”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加强典型选树,不断鼓浓氛围,奏响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大合唱”。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企稳向好动能还不稳,餐饮、零售、旅游等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工业产销率处于低位,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还需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低迷,部分行业和领域有效投资恢复较慢,仍存在减停产企业。疫情外防输入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养老、医疗和文化体育需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家园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三、下一阶段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对策措施

  全区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着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努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落实区领导挂钩服务企业、“一企一议”等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等帮扶活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用足用好助企纾困各项举措,从财税金融、产业发展、扩大内需、要素保障等方面靶向施策。积极培植财源,做好开源节流,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政策保障支持作用,落实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性实效性。着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建立健全经济指标监测和预警机制,采取有效针对性措施,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动经济指标持续增长。

  (二)凝心聚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5.0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服务代办。积极探索筹设产业引导基金,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投资仓山、深耕仓山。深入实施扶持企业上市“金仓计划”,引导“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动畅玩网络、森达电气等企业上市。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持续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深化自贸区改革,继续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创新,推出更多创新举措。探索完善村集体用地直接入市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区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三)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升级。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培育一批总部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加大外引内扶力度,发挥主导产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行业畅通循环,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重点推动总部经济、现代商圈、平台经济、会展经济、枢纽经济等经济新形态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跨越提升。依托烟台山、梁厝、林浦、梁厝等旅游资源,高标准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加快文旅经济发展。用好区级领导联动招商、共享招商等机制,加快生成如新松科技、乐聚机器人、正威集团等一批优质产业链项目线索。

  (四)打造幸福之城样板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加快推进“闽江之心”核心区整体提升工作,打造水清岸绿、环境清洁的美好家园。发挥项目带动效应,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提速征迁交地,全面启动“保基本项目”。加快三江口片区开发建设,推动火车南站片区连片开发。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品质提升行动,推进缓堵、绿化、夜景灯光等项目建设。推进烟台山片区纵深拓展提升工程,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加大“两违”、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内河常态化管养。 

  (五)坚持共建共享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实施收入倍增计划,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完善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多措并举落实“双减”,带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继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提升“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引导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加快建设长者食堂、老年人助餐点,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继续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检迎检。不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巩固食安创城工作成效,推进全区食品安全再上新的台阶。

  下一步,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多措并举做好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等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先行示范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