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仓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仓山区:工业园区里办大学 深化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改革

来源:仓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 2022-11-14 11:15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近年来,随着仓山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趋多元化。仓山区为破解产业结构性人才短缺的难题,全市首创在金山工业园区内开办橘园产业学院,利用“二元制”助力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体系建设。 
  强化师资力量,壮大教师队伍。组织学院教师到企业实践,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培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已在园区设立游龙分院提升游龙公司在全国各地1000多个分销平台的管理和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二元制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建立校企人员交流制度,实行互派互聘。依托职教园区、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型企业培养一大批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到学校兼职任教。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创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高技能人才师资力量。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根据专业特色把大师工作室建设定位于“共同研究平台、促进成长阶梯、提供服务中心”。致力于专业建设、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服务社会等方面出“育大师、 育名课、 育名生”。 
  注重按需培育,定制特色人才。引进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曼奇立德概念设计学院等院校进驻橘园创意广场,以此实现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充分匹配和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产业特点开发特色课程、教材、企业案例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实行“二元制”合作办学,对于二元制学生,配备两位指导教师,企业配备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其岗位技能的实操,学校配备一位双师型教师,指导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考核。这种与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订单式”技能培训和“工学结合”的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的有序衔接,现已成功培养大批动漫专业技能人才3000余人,实现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优化服务保障,助力成长成才。建立技术技能培训中心、职工培训中心、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开展面向园区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实习实训,为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福州工商学院等提供专业实习实训岗位。提高一线技能型人才基础岗位薪资水平并优化人才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激励机制,提升人才留用率达50%。同时坚持产业主导、产教融合的指导思想,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探讨提升,更好地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结构性人才供需矛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打造制造业强国而努力。